来源:互联网新闻 时间:2020-05-01 04:0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区特别是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重,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现行停车收费政策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一是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2008年杭州市区的机动车保有量为46.5万辆,截止2014年6月已达120万辆,增长158.1%。
二是停车泊位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杭州市区机动车停车泊位总数约为52万个,停车泊位缺口达60余万个,总量严重不足,平均每辆车不到0.5个泊位。
三是道路停车泊位使用基本处于饱和状态。2013年我市道路停车泊位利用率为78.3%,泊位周转率为3.7次/泊位.日,其中核心区域利用率为89.4%,周转率为4.3次/泊位.日。今年4-6月份,停车矛盾进一步突出,道路停车泊位利用率为78.8%,泊位周转率为3.8次/泊位.日,其中核心区域利用率为91.6%,周转率为4.5次/泊位.日,停车泊位使用已处于饱和状态,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
四是静态交通影响动态交通。我市中心区域人流、车流巨大,支路、街巷狭窄,设置停车泊位后挤占路面。由于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停车稍有无序或等待即形成堵塞,进而严重影响主干道车辆的分流通行,加剧了主干道交通的拥堵。据交研部门统计,今年5-6月核心区域早、晚高峰车速仅分别为17.78km/h和16.18km/h,一级区域早、晚高峰车速仅分别为19.22km/h和19.89km/h。
五是价格杠杆效应不明显。汽车保有量增速远远快于停车泊位建设速度,随着市中心道路停车泊位的减少,停车矛盾有加剧趋势。2008年出台的停车收费政策调控效果正在逐步弱化,市中心特别是核心区域停车矛盾日益突出,乱停乱放现象日趋严重。在公共停车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增加停车资源,加快停车泊位建设,同时必须运用价格手段调节需求,使停车资源的使用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可持续。
为此,以改善我市交通、缓解停车难为总体目标,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停车差别化收费政策,分类别、分时段、分地区实行差别化的收费标准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办法,运用价格杠杆调节机动车合理使用,引导市民在中心城区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优化交通出行结构,从而减少中心城区机动车流量,降低路面交通饱和度,提高道路通行速度,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状况。
二、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经过哪些程序?
为积极稳妥推进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工作,市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充分开展了调查研究。2012年以来,市有关部门对杭州市区停车收费管理情况进一步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研,结合我市停车收费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省、市政府文件的要求,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停车收费管理的意见。
二是学习借鉴了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停车难问题,近年来北京、深圳、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均调整了停车收费标准,对缓解各地停车难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因此,我市在制定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
三是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停车收费政策制定过程中十分注重征求社会意见,市有关部门通过杭州日报、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杭州网、杭州价格网等媒体、网站就差别化停车收费方案及我市交通治堵举措一并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同时委托专业机构同步开展了社情民意调查,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四是征求人大政协意见并报市政府研究决定。经省价格部门审核同意、市法制办法律审查通过,在向市人大、市政协征求停车收费调整方案意见基础上,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杭州市区机动车收费管理的意见并原则同意,要求择机适时出台。2014年7月22日,市政府办公厅批转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杭州市区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办法》,自2014年8月25日起正式实施。
三、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为什么不采取听证会形式,是如何征求社会意见的?
根据我国《价格法》规定,价格听证的具体项目通过省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定价听证目录确定,《浙江省定价听证目录》没有将停车收费列入听证范围,因此,停车收费政策的调整不需要采取召开价格听证会的形式。但考虑到停车收费涉及民生,为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按照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市物价局拟定了停车收费改革的12个问题,会同市治堵办通过杭州日报、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杭州网、杭州价格网等就进一步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及交通治堵举措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与此同时,委托专业机构同步开展了社情民意调查,在八城区随机抽取76个社区2400户居民家庭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市政府办公厅以市政府名义向市人大、市政协书面通报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并征求意见。
四、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的目的:通过调整优化差别化收费政策,积极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一方面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和公共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引导车辆向非道路和非中心区域分流,减少道路停车,缓解中心区域交通矛盾;同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停车场所,增加停车泊位的有效供给,逐步缓解停车难、行车难矛盾。
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的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公共利益优先。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引导社会合理用车、理性拥车,促进有序停车,减少乱停乱放,维护良好的公共停车秩序,保障消防、救援车辆交通畅通,确保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社会公众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实现公共资源有偿使用。道路属于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应当“谁使用、谁付费”,公共资源越稀缺,使用时间越长,支付费用就应该越多。三是进一步缓解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状况。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引导车辆向非道路和非中心区域分流,减少道路停车,促进道路通畅,缓解中心区域停车供求矛盾。四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公共停车场建设。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缓解停车矛盾。
五、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对价格形成机制作了哪些改革?
按照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关系,改革停车收费价格形成机制:
(一)对属于公共资源的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具有垄断性质的配套停车场、公共(益)性单位配套停车场、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和业主大会成立前住宅小区内停车场所(含小区道路停车泊位)停车收费实行政府定价。
(二)对政府定价以外的公共停车场和竞争性行业的配套停车场(商场、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写字楼等建筑物的配套停车场)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根据供求状况,按照补偿合理经营成本、依法纳税的原则自主制定,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建设和停车资源存量的挖潜利用。
六、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调整优化差别化收费并建立阶梯计费制度。按照“中心区域高于非中心区域,路内高于路外,非居住区高于居住区,白天高于夜间,长时间高于短时间,景区旅游旺季高于平时”的六高六低原则,对停车收费标准实行差别化收费管理。同时,对道路停车实行阶梯式计费方式,以体现停车时间越长收费标准越高、加快流转、提高泊位利用率的原则。对停车矛盾突出的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经营者提出申请经市价格主管部门确认,也可实行阶梯式计费方式。
(二)细化区域划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我市现行道路停车收费分为一、二级区域,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把现行一级区域内停车矛盾更为突出的区域,再划出来列为核心区域,并实行较高的收费标准,形成三个等级的道路停车收费区域。同时建立了今后停车收费区域划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交通状况和泊位供求状况,由公安交警部门会同价格、城管部门提出区域划分调整的具体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停车场收费上,现行不分区域只设定一个最高标准,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也按照道路停车区域划分,按低于同类区域道路停车收费标准的原则制定。
(三)缩短停车计费时间。考虑到杭州市区目前机动车保有量、泊位总量、区域分布等因素,为提高停车泊位周转效率,减少停车人费用支出,把道路停车收费的单位计费时间从1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同时把停车场首小时之后的单位计费时间也从1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四)主要提高核心区域停车收费标准,保持其他区域收费标准基本稳定。(1)调整道路停车泊位费标准。杭州市区现行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为一级区域6元/小时、二级区域4元/小时,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主要提高核心区域道路停车泊位费标准,保持一、二级区域首小时的停车收费标准不变、适当调整首小时后的收费标准:核心区域首小时内5元/半小时、首小时后6元/半小时;一级区域首小时内3元/半小时、首小时后4元/半小时;二级区域首小时内2元/半小时、首小时后3元/半小时;夜间道路停车仍实行计次收费,标准为5元/次。(2)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具有垄断性质的配套停车场、公共(益)性单位配套停车场、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停车收费由现行最高5元/小时调整为:核心区域按低于10元/辆.小时,一级区域、二级区域维持现行收费水平报市价格主管部门审核确定,连续停放的,全天按不超过6小时计。(3)西湖景区的停车收费标准继续保持现行收费标准不变。(4)住宅小区停车应当以优先解决业主车辆停放、保证业主的基本停车需求、疏通小区交通为前提,保持住宅小区地面包月停车100元/辆,配套停车库包月停车360元/辆不变。适当调整小区内地面临时停车收费标准,为3元/小时,全天按不超过4小时计。小区周边道路包月停车收费标准调整为120元/辆。
七、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的同时,有哪些优惠便民措施?
在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停车收费优惠便民的力度:
(1)在经明示划定的免费停车泊位内停放的,免收停车费。(2)在各类停车场所停车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免收停车费。(3)执行公务或任务的军车(含武警车辆)、警车、消防车、救灾抢险车,环卫清运车、救护车、市政工程抢修车,免收停车费。(4)鼓励游客通过换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西湖风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换乘中心)对换乘进入风景区的小型车辆凭换乘凭据实行免费停放。(5)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停车场所,按时间为计费单位的,实行计费时间尾数取舍,即:实际停车尾数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不计停车尾数时间;实际停车尾数时间超过15分钟的,停车尾数时间按一个计费单位计收。(6)短时间的占道停车(停车时间不超过45分钟的)收费支出将明显下降,核心区域将由现行的6元/次降低为5元/次,一级区域将由现行的6元/次降低为3元/次,二级区域将由现行的4元/次降低为2元/次。(7)对确定为具有换乘公共交通功能的“P+R”停车场(库),对换乘的小型车凭换乘凭据实行收费优惠,具体优惠措施另行制定。(8)保障业主的基本停车需求,保持住宅小区包月停车收费标准稳定,继续实行较低的收费:小区地面包月100元/辆,配套停车库包月360元/辆,小区周边道路包月120元/辆。
八、各类型停车场所收费标准调整幅度是如何考虑的?
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具体收费标准的调价幅度是在参考有关停车收费对驾车出行影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改善交通作用和市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的。一方面通过提高核心区域收费标准,控制一、二级区域调整幅度,稳定住宅区收费标准的方法,以达到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价格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资、建设、经营停车场,增加车位有效供给,缓解停车难问题。
九、停车收费三个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具体范围是什么?
差别化停车收费区域划分是根据杭州市道路相关交通运行指标、道路路网分布以及城区重点商业繁华区域布局情况,并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确定。
核心区域停车场所范围:东至中河路,南至河坊街,西至南山路、湖滨路、环城西路,北至环城北路。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
一级区域停车场所范围: 在东至绍兴路、环城东路、江城路,南至望江路、中河中路、河坊街,西至南山路、湖滨路、保俶路,曙光路、玉泉路、玉古路、学院路,北至文三路、文晖路、上塘路、朝晖路合围区域剔除核心区域范围的区域。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
二级区域停车场所范围: 核心区域、一级区域范围以外的所有市区其他区域(不含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为避免区域分界处出现一条道路两种收费标准的现象,收费政策明确规定:界别道路统一按高一级区域收费标准执行。
杭州市区停车收费区域划分图详见附件一。
十、为什么要将道路停车收费的单位计费时间从1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将道路停车收费的单位计费时间从1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主要是为了鼓励停车人尽可能缩短停车时间,加快流转、提高道路停车泊位周转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短时间停车的费用支出。考虑计费时间尾数取舍规定,停车时间大于15分钟小于45分钟的,停车支出下降明显:核心区域将由现行的6元/次降低为5元/次,一级区域将由现行的6元/次降低为3元/次,二级区域将由现行的4元/次降低为2元/次。
十一、为什么要较大幅度提高核心区域停车收费标准?
在我市核心区域及周边地区,商场、医院、学校、行政事业单位、住宅等多种功能集聚,人流、车流汇集巨大,交通不畅,停车泊位严重不足。这一区域主干道停车泊位较少,支路及街巷停车泊位设置密集,由于核心区域支路、街巷路幅狭窄,设置停车泊位后挤占了路面,通行缓慢且停车繁忙,稍有无序或等待,即形成堵塞,进而明显影响了主干道车辆分行,加剧了主干道交通的拥堵,群众出行困难,意见很大。从交研部门今年5-6月测定的时速情况看:核心区域早晚高峰行车平均时速仅为17.78公里和16.18公里;一级区域早晚高峰平均时速分别为19.22公里和19.89公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平均时速分别为23.15公里和24.62公里;从城管部门测定的泊位周转率情况看:核心区域道路泊位周转率平均为每天4.5次,外围区域平均为每天2.83次。由此可见,交通拥堵集中体现在核心区域,核心区域停车难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按照中心区域高于非中心区域的原则,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核心区域的停车收费标准。
十二、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停车人的停车费用支出有什么变化?
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停车人的停车费用支出将出现变化。
一是道路停车方面。从平均停车时长看:核心区域平均停车时长为2.17小时/次,停车支出将由现行平均12元/次增加到22元/次,一级区域平均停车时长为2.29小时/次,停车支出将由现行平均15元/次增加到18元/次,二级区域平均停车时长为1.84小时/次,停车支出将由现行平均8元/次增加到10元/次。从短时间停放看:停车时间大于15分钟小于45分钟的,停车支出明显下降,核心区域将由现行的6元/次降低为5元/次,一级区域将由现行的6元/次降低为3元/次,二级区域将由现行的4元/次降低为2元/次。从全天24小时停放看:道路停车主要是满足临时停车需要,不鼓励长时间停放。如果出现停放24小时的极端情况,核心区域、一级区域、二级区域的道路停车费用支出将从现行的76元、76元、52元增加到147元、99元和75元。
二是政府定价停车场方面。对停车场停车收费作了计费时间的限制,停车时间6-24小时的,按不超过6小时计收(连续停放超过24小时的,超过部分按上述计时收费标准重新计算),收费标准为:核心区域按低于10元/辆.小时,一级区域、二级区域维持现行收费水平,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审核确定。由此,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全天的最高停车费用核心区域低于60元,一级区域、二级区域低于30元。
十三、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我市道路停车收费标准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
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我市道路停车收费标准在19个副省以上城市中排名第6位,低于南京、广州、上海、深圳、北京,高于其他城市;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排名第4位,低于南京、广州、深圳,而高于其他城市。具体详见附件三。
十四、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对停车场的停车收费怎么管理?
停车场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停车场,另一类是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的停车场。
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停车场,在综合考虑合理补偿经营成本、停车场的设施等级、地理位置、服务条件、市场供求关系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并保持与同类区域道路停车收费合理比价的前提下,核心区域按低于10元/辆.小时,一级区域、二级区域维持现行收费水平,报市价格主管部门审核确定,连续停放的,全天按不超过6小时计。对停车矛盾突出的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由经营者提出申请,经市价格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可实行阶梯式计费方式。特殊超长型车辆停车收费标准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另行审核确定。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的停车场,由机动车停车场所经营服务者按照补偿合理经营成本、依法纳税的原则自主定价,在实施收费前应向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标准备案手续。
十五、住宅小区的停车收费政策有哪些变化?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业主大会成立前,车辆停放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的,其收费标准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业主大会成立后,车辆在物业管理区域内行驶、停放、收费等管理制度由业主大会制定。业主大会决定对车辆停放收费的,应当确定收费标准。车主对车辆有保管要求的,由车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另行签订保管合同。
制定住宅小区内停车收费标准,应当以优先解决业主车辆停放、保证业主的基本停车需求、疏通小区交通为前提,因此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保持小区内地面泊位和配套停车库包月收费标准不变。同时,为了促进小区交通的畅通,在综合考虑停车供求、合理比价和前后衔接的基础上,调整了小区内地面临时停车的收费标准,为3元/小时,连续停放的,全天最高不超过12元,以引导车辆合理有序停放,防止外来社会车辆过长时间占用小区停车泊位。
十六、对停车场所的价格行为规范有哪些要求?
(一)经营者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制度,在服务场所及缴费地点的醒目位置,公布收费标准、收费单位、价格管理形式、收费依据、计费时段、免费停放时间、价格投诉举报电话12358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二)经营者使用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
(三)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所,停车收费单位在实施收费前须到市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标准审核手续,按照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停车费用,不得擅自提价、改变收费方式和使用非正规收费票据。
(四)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所,经营者在实施收费前应向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标准备案手续,并遵循公平、合法和诚信原则,严禁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五)住宅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单位应于每年年终公布机动车停放收费的收支情况,接受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的监督。小区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停车泊位收取的停车费,在扣除必要的管理费用后,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
(六)室内停车库提供车辆停放服务,收取停车费后,不得再收取车位物业管理服务费等费用。
十七、停车场所在明码标价时应标示哪些内容?
经营者应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制度,在服务场所及缴费地点的醒目位置,公布收费标准、收费单位、价格管理形式、收费依据、车型分类、计费时段、免费停放时间、价格投诉举报电话12358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十八、为什么说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不是政府为了多收钱?
目前,杭州市区约有52万个停车泊位,其中道路停车泊位36421个(不含西湖景区),其余为各停车场所泊位。在道路停车泊位中,由各区政府收取费用的收费泊位仅12947个(不含西湖景区),占道路停车泊位的35.5%,其余23474个泊位即64.5%的泊位均为免费泊位。其中,核心区域道路停车收费泊位3268个,仅占道路收费总泊位的25.2%。道路停车收费收入进入政府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全额用于停车场所建设、运行、管理和发展公共交通,不得挪作他用。而其他停车场所的停车收费收入归各投资主体和经营管理主体所有,主要用于各自停车场所的运营、维护和建设。
十九、对道路停车收费收入资金的监管有什么举措?
为加强对道路停车收费资金的监管,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出台了《杭州城市道路及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停车管理和服务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市区道路停车泊位停车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用于停车场所建设、运行、管理和发展公共交通,不得挪作他用。
二十、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为鼓励市民选择公交方式出行有哪些配套措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构建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增强公共交通运行能力、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为主导,常规公共汽(电)车为基础,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为辅助的“五位一体”大公交网络体系,特别是核心区域内的公共交通配套已经比较完善。据市公交集团提供的数据,在 5 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目前共有132个公交站点、141条公交线路(含高峰、夜间、假日线);目前地铁1号线纵贯核心区域,设有定安路、龙翔桥、凤起路、武林广场等4个站点。核心区域内公共自行车布点密集,极为便捷,因此市民完全可以选择公共交通方式进出核心区域。
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后,为进一步鼓励、引导市民选择公交方式出行,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优化公交线网提升公交分担率方案、地铁及公交换乘优惠和换乘地铁停车收费优惠等措施,以鼓励市民选择公交方式出行。同时,地铁2号线东南段将在今年下半年开通运行,西北段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2017年全线开通,届时将在核心区域新增3个站点,主城区特别是核心区域的公共交通将更为便捷,市民更可以选择公交方式出行。
by 杭州网